外科專科醫生-何昭明醫生
在香港,口腔癌常會被忽視,但其實這類癌症每天也持續發生,而每年平均約有500宗新個案。今期外科專科醫生 – 何昭明醫生會為大家講解更多關於口腔癌的資訊。
問:口腔癌的形成有否特別成因?
何醫生:吸煙及飲酒一定是最常見的原因。由於煙草含有多種致癌物,會引致各種癌症。吸食雪茄的時候,由於致癌物質停留於口腔的時間會較長,亦會增加患癌機會。而酒精會加強致癌物溶解,令人體更容易吸收,引起上消化氣道的疾病機會亦隨之增加,包括︰咽、口腔、喉嚨及食道等。
其他患病的成因包括︰牙齒及口腔衛生差,令口腔長期受刺激;進食檳榔等,都有機會誘發口腔癌。
問:有否明顯的病徵?
何醫生:口腔癌的患者多數會出現腫塊或潰瘍,但常會被誤會為痱滋或舌苔而延誤治療。
口腔出現的白斑,長遠或會出現病變,轉變成癌症。但這種病變的速度,至今仍然是未知的數據。
若口腔出現紅斑,則變癌的機會比白斑更高。因為黏膜下已發生病變,血管因而會擴張,增加血液流量,而白斑亦會呈現紅色。
問:口腔癌有哪些治療方法?
何醫生:口腔癌是由嘴唇至舌頭前2/3 的位置。治療的方法主要有手術、電療及化療,當然視乎腫瘤的嚴重程度。最常見的是舌頭癌,舌頭的淋巴組織豐富,癌細胞於淋巴轉移的機會亦不少,因此我們亦建議進取地處理。
腫瘤就算少於4厘米或厚於3毫米,也有30%淋巴轉移的機會。除了切除腫瘤外,我們亦會將附近的淋巴移除。切除後部份組織會較薄弱,但其外形及功能不會有太大影響。
但若腫瘤較大,切除腫瘤後更要進行皮瓣組織轉移,於身體的其他部位如大腿、胸大肌、前臂等,抽取組織進行移植。
問:手術後的復發機會及康復如何?
何醫生:一般癌症治療後有5年的存活率,代表5年內亦有機會復發;但口腔癌的生長速度快,若復發的話,通常70%會於治療後半年內發生,90%會於首年發生,因此若過了1年,復發的機會便相對大幅減輕。一般來說,若3年內沒有復發,則癌症已算痊癒。
小型的腫瘤切除手術一般於3小時內完成,病人於翌日便可進食流質食物。由於吞嚥、發音及味覺等都會有所影響,通常需要半年或以上時間慢慢適應及改善。
若較複雜的手術如皮瓣轉移,於手術後會首先為病人於氣管開一個造口,以避免吞嚥困難的時候,令食物誤進氣管。一星期後若傷口癒合情況良好,可嘗試自行進食。
問:有否任何建議給予讀者?
何醫生:最簡單的當然是不煙不酒,因為煙酒的害處真的很多。而且亦要留意身體的變化,當口腔有破損,一般以為是痱滋,要注意痱滋通常會持續通楚,隔幾天至一星期便會痊癒。如有些破損出現偶發性疼痛,至兩星期仍未消失的話,建議向醫生查詢。因為細胞生長的速度非常快,及時的治療會得到較佳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