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壓

什麼是血壓

血壓是指心臟將血液泵入血管時,施加在血管 (動脈壁) 上的壓力。血壓會因為心跳而變動,心臟收縮時呈現最高血壓,稱為收縮壓或俗稱「上壓」,相反舒張時呈現最低血壓,稱為舒張壓或俗稱「下壓」。

正常人的血壓在不同的生理情況下有一定波動幅度;興奮、緊張、受到刺激、進行運動、失眠或精神緊張的情況下都可能會升高;此外,收縮壓又會隨年齡而增高。

 

高血壓的定義

以下是世界衛生組織 (WHO) 與國際高血壓學會 (ISH) 於1999年訂定的標準:

成人的血壓分類:

收縮期血壓   舒張期血壓
最理想血壓 少於 120  少於80
正常血壓  少於130  少於85
正常偏高血壓 130-139 85-89
輕微高血壓 140-159 90-99
中度高血壓 160-179 100-109
嚴重高血壓 180 或以上 110 或以上

當收縮壓在放鬆狀態下持續地位於或高於140mmHg或舒張壓在90mmHg時,則是高血壓。

blood pressure monitor

 

高血壓的影響

高血壓並沒有明顯的病徵,往往等到出現併發症時才察覺。隨著現代都市的急速步伐,吸煙、高鹽份及高脂肪的飲食習慣,再加上工作壓力但缺乏足夠的運動,令高血壓的病發率相對提高,其死亡率僅次於惡性腫瘤。高血壓令心臟負荷加重,增加對血管壁的壓力,久而久之令血管變窄及硬化,減低血液的流量,為令血液通過,血壓會進一步上升,做成惡性循環。如血壓持續偏高,更很容易引致中風、冠心病、腎衰竭、視網膜受損等併發症,嚴重的更可引致死亡。

據統計,大約每兩至三個睡眠窒息症的病人中,便有一個同時患有高血壓。所以如果發現家人睡覺時出現持續的鼻鼾徵狀,及日間打瞌睡時,便應警惕是否同時患有睡眠窒息症。而睡眠窒息症的患者,更應持之以恆地使用呼吸機去控制病情,減低同時患上高血壓的風險。

 

控制血壓的方法

高血壓的治療可分為藥物治療及非藥物治療。

前者泛指所有經醫生處方的降血壓藥物,包括利尿劑、抑制血管收縮藥物等,而患者須持續定期服藥及覆診,以確保血壓維持正常水平。但服食降血壓藥會出現尿頻、暈眩或噁心等副作用,情況因人而異。

除服食藥物外,非藥物性的治療亦十分重要,可從飲食習慣、改善生活方式及進行適當運動方面著手。

飲食方面要減少鹽份、脂肪的攝取量,經調味、加工或醃製的食物都應盡量避免,多採用少油、清蒸等烹調方法,適量的吸收鉀質,如:西蘭花、番茄、香蕉、牛奶等。

日常生活應遠離煙及酒,作息要定時及保持心境開朗,更要配合適量的運動,如:游泳、耍太極或練習慢呼吸等,均能幫助強化心肺功能,從而減低藥物的劑量。這類方法並非短時間可見效果,必須長期持之以恆,養成一種生活習慣。

除此之外,高血壓患者更應定期量度血壓,以監察病情,若發現身體有任何變化或不適,便可盡快尋求醫生的專業意見。

exercise 1

 


 

關於本部份的內容,我們力求準確。如有任何缺漏或未盡善之處,還望各位多包涵。

本部份之健康資訊只供參考,讀者有責任就其健康情況及醫療問題諮詢醫生專業意見。

版權所有,未經本公司授權,所有內容不得轉載。